钟睒睒的“罪与罚”

尼德罗 尼德罗 2024-03-11 23:23

全网针对农夫山泉及钟睒睒父子的声讨,正在滑向令人不解的癫狂状态。但是,与两年前对联想及柳传志父女的攻击截然不同的是,这次网暴没有明确的发起者、组织者和领导者。

用政治社会学的专业术语来定义:这场舆论运动是发生的,而不是制造的。但相比制造的舆论,发生的舆论更值得反思与剖析。以下为几点不成熟的思考,供讨论:


1、精英态度与民间舆论存在巨大鸿沟。在这场围剿中,官方媒体和媒体意见领袖都没有下场——或者说即便下场也是为农夫山泉说话,甚至找不到司马南这样的网络大V作为领导者,但无数小V与网民形成了一波又一波的巨浪,吞没着农夫山泉。这至少表明一点,官方态度与民间认知之间脱节了,其原因可能在于22年底开始的政策转向后,下坠的民间舆论无法及时跟上官方步骤——但这一定不是根本原因。


2、网暴是底层社会进行政治参与的主要方式。不管国企、民企、外企,富人、明星、官员,甚至一个普通的司机或行人,客观上都可能遭遇网络暴力。这并非认可网暴的社会正当性,而是承认其存在的必然性。更重要的是,要意识到网暴的本质其实是一种针对底层民众的补偿性质的政治参与,这基本是中国政治参与制度所塑造和决定的,底层民众需要狂欢式地网暴去显示自身的政治影响力。

3、民族主义和民生主义是底层网络正义的思想资源。钟睒睒主要被诟病的是被认为其品牌媚日和儿子加入美籍两点。日本是最大入侵者,美国是最大战略竞争对手,这是民族主义分子攻击的主要两个靶子;但我认为更激起底层愤怒的是民生主义,钟睒睒是中国首富,身价高达4500亿元,但他的儿子却是美国人。对比之下,宗庆后2013年放弃了美国绿卡,并且整个互联网将他如何善待员工的举动编织成了一部连续剧,这种强烈反差实际上折射出公众对当下阶层固化、经济不公平的巨大不满,而钟氏父子成了最合适的发泄对象。

4、民营企业和企业家内部被打了多样化的标签。在这波网暴围剿之前,钟睒睒几乎是隐形人,宗庆后也没有今天的社会声望,二者社会评价的巨大落差,显示了当今社会对民营企业家实际上贴有不同标签。比如许家印,基本上就是全面否认、罪大恶极之徒,马云则是毁誉参半。但有意思的是,作为浙商过去的代表性人物,马云这一次并没有被成功钉在耻辱柱上,他的躲过一劫我认为不是偶然。原因在于前面所分析的,马云没有将阿里巴巴传给自己孩子,也没有加入美国籍,他虽有争议但还不够典型。


5、企业公关团队存在的核心职能是预判风险。钟睒睒和他的团队无疑大大低估了底层舆论风暴的威力,一篇刊发在自己企业公号上的自我辩解文章,除了将舆情级别推高,没有带来任何消解作用 此后竟然也没有任何官方表达。企业公关团队在面对网络巨浪时,首要任务是预判风险级别,只有做出精准预判,才能给出相应的回应对策。但农夫山泉的悲剧表明,企业公关团队的预判可能出现重大失误,而另一方面,老板周围形成的情绪茧房,使得他冲向舆论场时所起的是反作用,这更加应该令众多企业家深思。


6、开放提问:民企的社会合法性来源是什么?我的看法是,农夫山泉可以起诉几个典型污蔑捏造的网民,这十分有必要,但仅仅如此,却又远远不够。因为客观上,民营企业做大之后缺乏社会合法性,在于企业家暴富后成了一个非常耀眼非常巨大的靶子,尤其是当财富规模到千亿级别,如果不能去建构一套公平叙事,企业将十分危险。现有案例来看,宗庆后是最朴素的方式,比如45岁以上不裁员,类似的还有胖东来老板,也已是一个神话;华为是全员持股,任正非占股竟然不到1%,互联网大厂虽然不比华为,但员工待遇和持股情况都相对均衡。而钟睒睒是农夫山泉大股东,员工持股比例很低,还准备让美籍儿子子承父业,尽管农夫山泉员工的待遇和同行比其实不错,但已经无法挽回他“为富不仁”的社会形象了。


欢迎关注~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